鞍高开办﹝2022﹞25号
关于印发《高新区山洪灾害防御方案》
的通知
高新区各防汛抗旱成员单位:
现将《高新区山洪灾害防御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成员单位按照文件内容严格贯彻执行。
此通知。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6月29日
(此件发至科级)
高新区山洪灾害防御方案
1总 则
山洪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难以准确界定,因此统称为洪涝灾害。
为了做好山洪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公共管理水平,使山洪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有序、高效、科学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1遵循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
《国家洪涝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库大坝安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
1.2.2遵循辽宁省出台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地方文件。如下:
《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细则》;
《辽宁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
《辽宁省洪涝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等。
1.2.3有关洪涝灾害防治方面报告、大纲、技术细则等。如下:
《洪涝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导则》(SL666-2014);
《全国洪涝灾害防治规划》;
《全国洪涝灾害防治规划技术大纲》;
《辽宁省洪涝灾害防治规划》;
《洪涝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全国洪涝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大纲》;
《辽宁省洪涝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
《辽宁省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
1.2.4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1.3.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洪。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防灾减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应对山洪灾害,努力实现有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断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和救助水平。
1.3.2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
1.3.3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以防洪 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3.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3.5坚持依法防灾、群众参与。坚持依法防御山洪灾害,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依法保护水资源。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高新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1.5.1区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区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公布,报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备案。
1.5.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2基本情况
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2平方公里,下辖齐大山、千山2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17个社区,户籍人口9.9万人,常住人口约14万人。
表2-1 高新区行政区划表
序号 | 行政区名称 | 总人口 | 总户数 | 总房屋数 |
1 | 高新区 | 124762 | 65405 | 64507 |
2 | 高新区千山街道办事处 | 17983 | 6589 | 4830 |
3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社区 | 2916 | 1015 | 820 |
4 | 千山街道办事处忠新堡村 | 1519 | 508 | 0 |
5 | 千山街道办事处忠新堡村忠新堡一组 | 806 | 260 | 0 |
6 | 千山街道办事处忠新堡村忠新堡二组 | 713 | 248 | 0 |
7 | 千山街道办事处洪台社区 | 2452 | 1038 | 1530 |
8 | 千山街道办事处眼矿社区 | 3194 | 1446 | 34 |
9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 | 1159 | 398 | 398 |
10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一组 | 318 | 106 | 106 |
11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二组 | 215 | 72 | 72 |
12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三组 | 147 | 47 | 47 |
13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四组 | 255 | 86 | 86 |
14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五组 | 81 | 26 | 26 |
15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六组 | 63 | 21 | 21 |
16 | 千山街道办事处谷首峪村谷首峪七组 | 80 | 40 | 40 |
17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 | 3155 | 1054 | 1234 |
18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一组 | 657 | 204 | 244 |
19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二组 | 431 | 145 | 175 |
20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六组 | 496 | 167 | 197 |
21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三组 | 414 | 131 | 161 |
22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四组 | 380 | 132 | 162 |
23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五组 | 507 | 184 | 204 |
24 | 千山街道办事处七岭子村七岭子七组 | 270 | 91 | 91 |
25 | 千山街道办事处山印子村 | 1070 | 340 | 326 |
26 | 千山街道办事处山印子村山印子一组 | 686 | 172 | 50 |
27 | 千山街道办事处山印子村山印子二组 | 384 | 168 | 72 |
28 | 千山街道办事处黄岭子村 | 1182 | 468 | 468 |
29 | 千山街道办事处黄岭子村黄岭子一组 | 334 | 139 | 139 |
30 | 千山街道办事处黄岭子村黄岭子二组 | 337 | 141 | 141 |
31 | 千山街道办事处黄岭子村黄岭子三组 | 348 | 138 | 138 |
32 | 千山街道办事处黄岭子村黄岭子四组 | 163 | 50 | 50 |
33 | 千山街道办事处关宝山村 | 1336 | 322 | 20 |
34 | 千山街道办事处关宝山村关宝山一组 | 1336 | 322 | 20 |
35 | 高新区齐大山街道办事处 | 23364 | 9332 | 8439 |
36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齐矿社区 | 3332 | 1529 | 1900 |
37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齐欣社区 | 3477 | 1583 | 846 |
38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齐选社区 | 5150 | 2500 | 3250 |
39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桃山村 | 1515 | 515 | 608 |
40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桃山村桃山村一组 | 390 | 121 | 143 |
41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桃山村桃山村二组 | 699 | 254 | 297 |
42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桃山村桃山村三组 | 426 | 140 | 168 |
43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 | 1817 | 590 | 709 |
44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樱桃园二组 | 373 | 119 | 144 |
45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樱桃园一组 | 322 | 97 | 125 |
46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樱桃园三组 | 448 | 155 | 179 |
47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樱桃园四组 | 402 | 136 | 156 |
48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樱桃园村樱桃园五组 | 272 | 83 | 105 |
49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王家新村 | 1526 | 529 | 8 |
50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王家新村王家新村 | 1526 | 529 | 8 |
51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金胡新村 | 3550 | 1014 | 366 |
52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金胡新村金胡新村三组 | 746 | 201 | 54 |
53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金胡新村金胡新村四组 | 601 | 197 | 0 |
54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金胡新村金胡新村二组 | 1463 | 396 | 73 |
55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金胡新村金胡新村一组 | 740 | 220 | 239 |
56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判甲炉村 | 1750 | 625 | 625 |
57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判甲炉村判甲炉一组 | 340 | 126 | 126 |
58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判甲炉村判甲炉二组 | 410 | 110 | 110 |
59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判甲炉村判甲炉三组 | 460 | 262 | 262 |
60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判甲炉村判甲炉四组 | 540 | 127 | 127 |
61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梨花峪村 | 1247 | 447 | 447 |
62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梨花峪村梨花峪一组 | 449 | 151 | 151 |
63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梨花峪村梨花峪二组 | 390 | 160 | 160 |
64 | 齐大山街道办事处梨花峪村梨花峪三组 | 408 | 136 | 136 |
65 | 高新区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 39382 | 16919 | 18673 |
66 | 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橡树湾社区 | 9658 | 4461 | 6570 |
67 | 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城社区 | 10273 | 4370 | 3400 |
68 | 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智慧城社区 | 7184 | 2964 | 3214 |
69 | 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峪社区 | 5234 | 2221 | 2210 |
70 | 汪峪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嘉汇社区 | 7033 | 2903 | 3279 |
71 | 高新区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 44033 | 32565 | 32565 |
72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中港社区 | 9566 | 5978 | 5978 |
73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世界花园社区 | 7945 | 6699 | 6699 |
74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一中社区 | 9602 | 7054 | 7054 |
75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云科社区 | 7733 | 5331 | 5331 |
76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新魏社区 | 5435 | 5125 | 5125 |
77 | 红岭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军台村 | 3752 | 2378 | 2378 |
3组织体系及职责
高新区管委会设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部职能包含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全部职能。
街道政府设立防御指挥机构,由本级政府有关部门、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在区防御指挥部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和指挥本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党政首长负责制。
3.3.1党政首长主要职责
①负责组织制定本地区防御山洪灾害的规章和制度,组织做好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增强各级干部和辖区内广大群众防御洪涝灾害的意识。
②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防御山洪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建设,不断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特别是组织有关部门制订本辖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③根据汛情,及时做出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部署,组织指挥当地群众参加抢险,贯彻执行上级调度命令。
④山洪灾害发生后,要立即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安排好群众生活,尽快恢复生产,保持社会稳定。
⑤各级行政首长对本辖区的防御山洪灾害工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安全度汛,防止发生重大灾害。
3.3.2区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主要职责
负责全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①贯彻执行有关防御山洪灾害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指示、命令,统一指挥本辖区内的防御山洪工作。
②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部署年度防御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防御职责,落实防御任务,协调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配合,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防御山洪准备工作的思想、组织、物资、技术“四落实”。
③遇大暴雨、大洪水等较大灾害时,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协调防御山洪抢险工作,减少灾害损失,灾后要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生产自救,修复水毁工程。
④督促和帮助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流域规划,流域防御洪水方案,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制定本辖区内的山洪灾害防御方案。
⑤按水利工程的分级管理原则,组织落实每次工程的山洪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⑥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决策指挥水平,逐步实现防御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3.3.3区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
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日常工作。
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御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执行同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调度指令。
②掌握雨情、汛情、灾情,必要时发布洪水警报和汛情公报,编写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报告。
③负责协调、检查、督促各项防汛抗洪和救灾措施的落实工作。
④组织制订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检查、督促各项防汛抗洪和救灾措施的落实工作。
⑤协助组织防洪抢险队伍,组织防洪信息系统建设;督促、检查和落实有关防御物资的储备。
⑥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准备工作检查,督促、检查、落实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措施。
⑦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宣传,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水毁工程修复和清障工作。
⑧完成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3.4区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宣传文明办:负责把握全区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工作导向,在区防办统筹安排下协调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区科技经济发展办:负责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工程建设及重大山洪灾害防御项目投资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相关监管工作。
公安分局、交警大队:负责全区山洪灾害防御社会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和交通管理工作。依法打击影响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及设施安全,保障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妥善处置因山洪灾害防御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做好危险区域群众撤离和维护社会治安、交通疏导工作,确保运送山洪灾害防御抢险人员、物资车辆优先通行;城市内涝汛情严重时,根据灾情需要,公安、交警部门对积水严重路段实行封闭,保障行人车辆的安全。
区财政金融办:负责落实高新区管委会确定的应由本级承担的防汛、抗旱、救灾及水毁工程修复经费预算,并及时拨付资金。
自然资源局三分局: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指导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及隐患的普查、详查、排查;指导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负责指导林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安全工作;紧急防汛期间,协助办理砍伐林木和林区土方采挖审批工作;负责行业领域内沼泽湿地的水旱灾害监督管理工作。
区生态环境保护分局:负责拟定高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协助、督促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区自然资源和住建办:负责全区危房的防汛安全监管工作,指导各地区做好危房住户临时转移安置工作。负责全区建设工程施工的防汛协调与行业监管工作;协调各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施工单位做好建设工程防汛工作,组织开展在建工地的安全监督检查,落实防汛责任和安全措施,重点做好基坑、边坡以及塔吊、脚手架基础、市政工程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负责组织地下人防设施的安全防护和防汛工作,做好应急处置和山洪灾害抢险准备,确保人防设施防汛安全。负责编制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负责全区水务工程行业管理;负责城市排水行政管理及全区排水设施、管网的维护和指挥调度工作;加强水务工程检查,掌握工程防洪能力,开展防洪调度演练,强化工程联合调度和监管工作;
区农业农村办: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收集、整理和反映农业旱、涝等灾情信息;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及标准化生产工作,发布农情信息,承担发展节水农业和抗灾救灾相关工作。
区应急管理办:负责全区总体预案和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编制组织工作,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组织指导协调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等灾害救助工作;组织协调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承担中央、省、市、区救灾款物的管理、分配和监督使用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因灾损毁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承担区防办日常工作。
区消防大队:负责制定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援相关预案,全力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各项准备;干旱地区做好紧急状态下的生活保障送水工作,汛涝地区完成好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任务。
3.3.5街道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责
街道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在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防御工作,具体组织本街道和下辖各村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并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
在确定各低洼易涝村落最大淹没水深(大于等于0.5m或者能造成灾害的水深)、预警时段(1h、2h、3h、6h、12h、24h)的基础上,选用最大淹没水深对应水位出口断面流量反推法计算各村落的临界雨量。确定方法如下:
①根据《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1998年版),按照推理公式法计算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绘制设计洪峰流量与频率关系曲线。
②根据《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1998年版),计算防灾对象典型频率预警时段(1h、2h、3h、6h、12h、24h)设计暴雨,绘制预警时段设计暴雨与频率关系曲线。
③根据各低洼易涝村落最大淹没水深(造成灾害的水深)对应水位,通过村落出口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成灾水位对应流量Q灾。通过设计洪峰流量-频率关系曲线,查得Q灾的相应频率。最后通过预警时段设计暴雨-频率关系曲线,查得各预警时段对应的临界雨量值。
4.1.2区级预警指标的确定
按照上述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可能影响雨量预警指标的因素,如防灾对象(沿河村屯)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形态不同、降雨时空分布特性差异、洪涝淹没速度的差别、以及洪涝灾害预警、转移响应时间,综合确定1h、2h、3h、6h、12h、24h六个时段,告知预警、警戒预警二级预警指标。
本预案,临界雨量是从低洼易涝村落最大淹没水深(造成灾害的水深)对应水位相应流量的洪水推算得到的,其量值为净雨,在确定各级别预警指标时还要考虑实时的流域蓄水情况。故在数值上认为临界雨量即为紧急的预警指标,这是从洪水反算到降雨得出的信息;对于告知、警戒指标,在临界雨量基础上进行折减处理,但同时应当以该雨量的降雨过程进行暴雨洪水的复核,以避免与成灾水位及相应的暴雨洪水频率差异过大,增强成果的合理性。
在理论上,基于紧急预警指标确定告知预警指标时,在洪水过程线上,按低洼易涝村落最大淹没水深向下降低水位及对应的流量反推时段雨量,将该雨量作为告知和警戒预警指标。
综合考虑特征水位对防灾对象所在区域地形地貌谷形态不同、洪涝淹没速度的差别、以及洪涝灾害预警、转移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综合确定临界水位预警指标。
4.1.3.1告知性预警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①临界雨量确定
1)区级监测到的1h、2h、3h、6h、12h、24h或时段降雨量值虽已达到或超过告知性预警标准,雨势仍然较强,目前虽无灾情报告,但有必要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准备,加强值守或巡查、监测。
2)市气象台发出暴雨短期预报或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告知性预警,可以采用先短信,后电话、传真、高音喇叭、铜锣等形式,采用短信、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告知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防汛工作人员。
②成灾水位(流量)确定
结合区域降雨特性及洪涝灾害实际分析,成灾水位一般告知预警指标为:P=10%的水位;警戒预警指标为:P=2%的水位。
各水位观测点达到各级预警水位,各小流域水位观测点(段)断面位置及各级预警水位根据各小流域实际情况,确定告知性预警临界水位参考值。
表4-1 各街道危险区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
序号 | 行政区划名称 | 预警指标时段(小时) | 告知预警雨量(mm) |
1 | 调军台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 | 新世界花园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3 | 新魏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4 | 新一中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5 | 云科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6 | 中港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7 | 嘉汇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8 | 橡树湾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9 | 新城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0 | 新峪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1 | 智慧城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2 | 谷首峪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3 | 关宝山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4 | 洪台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5 | 黄岭子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6 | 七岭子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7 | 七岭子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8 | 山印子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19 | 眼矿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0 | 忠新堡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1 | 金胡新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2 | 梨花峪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3 | 判甲炉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4 | 齐矿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5 | 齐欣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6 | 齐选社区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7 | 桃山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8 | 王家新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
29 | 樱桃园村 | 1小时 | 65.0 |
2小时 | 85.0 | ||
3小时 | 95.0 | ||
6小时 | 120.0 | ||
12小时 | 155.0 | ||
24小时 | 200.0 |
表4-2 各街道危险区告知性预警临界水位参考值
序号 | 行政区名称 | 预警方式 | 告知预警值(m) | |
1 | 调军台 | 水位 | 35.97 | |
2 | 新世界花园 | 水位 | 35.97 | |
3 | 新魏 | 水位 | 35.97 | |
4 | 新一中 | 水位 | 35.97 | |
5 | 云科 | 水位 | 35.97 | |
6 | 中港 | 水位 | 35.97 | |
7 | 嘉汇 | 水位 | 35.97 | |
8 | 橡树湾 | 水位 | 35.97 | |
9 | 新城 | 水位 | 35.97 | |
10 | 新峪 | 水位 | 35.97 | |
11 | 智慧城 | 水位 | 35.97 | |
12 | 谷首峪 | 水位 | 39.54 | |
13 | 关宝山 | 水位 | 39.54 | |
14 | 洪台 | 水位 | 39.54 | |
15 | 黄岭子 | 水位 | 39.54 | |
16 | 七岭子 | 水位 | 39.54 | |
17 | 七岭子社区 | 水位 | 39.54 | |
18 | 山印子 | 水位 | 39.54 | |
19 | 眼矿 | 水位 | 39.54 | |
20 | 忠新堡 | 水位 | 39.54 | |
21 | 金胡新 | 水位 | 35.97 | |
22 | 梨花峪 | 水位 | 39.54 | |
23 | 判甲炉 | 水位 | 35.97 | |
24 | 齐欣 | 水位 | 35.97 | |
25 | 齐矿 | 水位 | 35.97 | |
26 | 齐选 | 水位 | 35.97 | |
27 | 桃山 | 水位 | 35.97 | |
28 | 王家 | 水位 | 35.97 | |
29 | 樱桃园 | 水位 | 35.97 |
4.1.3.2警戒性预警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①临界雨量确定
1)县级监测到的1h、2h、3h、6h、12h、24h或时段降雨量值连续超预警标准,雨势仍然较强,有必要迅速采取人员转移或撤离的。
2)市气象台发出暴雨临近预报或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警戒性预警,可以采用电话、传真、高音喇叭、铜锣等形式,采用传真的,必须确认收达。警戒性预警要通知到单位负责人、户组长、户主、转移责任人,一般还要通知到其他基层防汛工作人员。
②成灾水位(流量)确定
各水位观测点达到各级预警水位,或尾矿库的泄洪量达到警戒水位。各小流域水位观测点(段)断面位置及各级预警水位根据各小流域实际情况,确定警戒性预警临界水位参考值。
表4-3 各街道危险区警戒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
序号 | 行政区划名称 | 预警指标时段(小时) | 告知预警雨量(mm) |
1 | 调军台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 | 新世界花园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3 | 新魏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4 | 新一中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5 | 云科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6 | 中港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7 | 嘉汇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8 | 橡树湾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9 | 新城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0 | 新峪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1 | 智慧城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2 | 谷首峪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3 | 关宝山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4 | 洪台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5 | 黄岭子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6 | 七岭子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7 | 七岭子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8 | 山印子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19 | 眼矿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0 | 忠新堡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1 | 金胡新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2 | 梨花峪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3 | 判甲炉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4 | 齐矿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5 | 齐欣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6 | 齐选社区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7 | 桃山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8 | 王家新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
29 | 樱桃园村 | 1小时 | 75.0 |
2小时 | 100.0 | ||
3小时 | 115.0 | ||
6小时 | 145.0 | ||
12小时 | 190.0 | ||
24小时 | 245.0 |
表4-4 各街道危险区警戒性预警临界水位参考值
序号 | 行政区名称 | 预警方式 | 告知预警值(m) | |
1 | 调军台 | 水位 | 36.32 | |
2 | 新世界花园 | 水位 | 36.32 | |
3 | 新魏 | 水位 | 36.32 | |
4 | 新一中 | 水位 | 36.32 | |
5 | 云科 | 水位 | 36.32 | |
6 | 中港 | 水位 | 36.32 | |
7 | 嘉汇 | 水位 | 36.32 | |
8 | 橡树湾 | 水位 | 36.32 | |
9 | 新城 | 水位 | 36.32 | |
10 | 新峪 | 水位 | 36.32 | |
11 | 智慧城 | 水位 | 36.32 | |
12 | 谷首峪 | 水位 | 41.12 | |
13 | 关宝山 | 水位 | 41.12 | |
14 | 洪台 | 水位 | 41.12 | |
15 | 黄岭子 | 水位 | 41.12 | |
16 | 七岭子 | 水位 | 41.12 | |
17 | 七岭子社区 | 水位 | 41.12 | |
18 | 山印子 | 水位 | 41.12 | |
19 | 眼矿 | 水位 | 41.12 | |
20 | 忠新堡 | 水位 | 41.12 | |
21 | 金胡新 | 水位 | 36.32 | |
22 | 梨花峪 | 水位 | 41.12 | |
23 | 判甲炉 | 水位 | 36.32 | |
24 | 齐欣 | 水位 | 36.32 | |
25 | 齐矿 | 水位 | 36.32 | |
26 | 齐选 | 水位 | 36.32 | |
27 | 桃山 | 水位 | 36.32 | |
28 | 王家 | 水位 | 36.32 | |
29 | 樱桃园 | 水位 | 36.32 |
4.1.4 预警实施措施4.1.4.1预警等级
根据实时水雨情、水文气象预报信息及预警指标,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洪涝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二级。具体内容如下:
①Ⅱ级警报(告知性预警—橙色)
当预报有强降雨发生,降雨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降雨还将持续,或者预报水位(流量)可能接近或达到告知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洪涝灾害即将发生时,发布II级预警(告知性预警—黄色)信息。
②Ⅰ级警报(警戒性预警—红色)
当已有强降雨发生,实测降雨接近或达到警戒性预警临界雨量参考值,且前期降雨量接近洪涝灾害形成区土壤饱和含水量,预报降雨将持续,实测水位(流量)接近或达到警戒性预警水位(流量)参考值,水位(流量)仍在上涨,将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时,发布Ⅰ级预警(紧急性预警—红色)信息。
4.1.4.2预警实施措施
①告知性预警实施措施
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根据雨情信息发布警戒性预警,并通知相关行政村在启动告知性预警的基础上,由包村的街道干部参与巡逻,降雨后,每间隔1小时由带队的街道干部向当天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做好疏散撤离准备,随时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街道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②警戒性预警实施措施
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根据气象雨情信息发布紧急性预警,街道主要领导根据事先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地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巡逻队带队的街道干部向分包地区的街道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马上报告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分包督查该街道的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立即赶往该地区,协助指挥抢险救灾。同时,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政、预备役等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③各村在收到预警信息后,采取以下处理办法
告知性预警:按照联户防范要求,将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村、组干部、危险区各住户,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将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村、组干部、危险区各住户,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群众转移准备等工作。
警戒性预警:按照联户防范要求,将信息及时通知到相关村、组干部、危险区各住户,各责任人立即到岗到位,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①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内涝等信息。
②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③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拟定监测方式以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等。
①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Internet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
②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
③可逐步建立区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
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
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
暴雨洪水预报信息;
暴雨洪水监测信息;
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
重点险工险段水位监测信息;
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①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②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
③当出现发生山洪灾害的征兆时,应发布相应的灾害预警信息;
④河道及水利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
①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发布,可参照区→街道→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
②如遇紧急情况时,村可直接报告区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和街道洪涝灾害防御指挥部,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
图4-1 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
图4-2 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
4.4.5预警方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无线广播、报警器等);按照发生洪涝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①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短信、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
②街道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通过短信、电话、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
③村(组)通过电话、铜锣、手摇报警器、口哨、广播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
5转移安置
当连续降雨流域下垫面土壤达到饱和或突降暴雨,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发布灾害预警后,依据包保任务安排,迅速到达街道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发布山洪灾害预警后,各街道要做好居民转移的宣传动员工作,帮助群众做好转移准备。杜绝人员伤亡和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主要原则如下:
①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②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③区、街道要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
④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⑤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
转移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低洼地带。不要顺着河沟谷上下游转移,应向河沟谷两侧山坡转移。
转移工作采取区、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明确区包街道、街道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包户、党员干部包群众的层层责任制。
各村组及街道、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要随时将转移人数、转移地点等情况逐级滚动上报。要加强对转移群众的管理,经转移责任人同意后方可返回居住地。
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组)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手摇警报器等设备或口头通知引导转移人员到达安置地点。对于特殊人群的转移安置采取专项措施,并派专人负责,确保无一人掉队。
6抢险救灾
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抢险救灾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指挥。紧急救援人员主要由受灾地区的党员干部、群众、其他自愿人员以及抗洪抢险突击队员组成。各级有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视灾害严重情况组织前线救灾抢险工作组,现场协调指挥,安排各类抢险救灾装备、车辆和医护人员前往灾区实施救助。6.1.2 抢险救灾准备
抢险救灾准备包括装备、资金、物资准备等。
物资准备:包括抢险物资准备和救助物资准备。抢险物资主要包括水利设施、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抢修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抢救伤员的药品及其它紧急抢险所需的物资。救助物资包括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和其他生存性救助所需物资等。
①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洪涝灾害防御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②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河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③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④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⑤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⑥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7保障措施
汛前,区、街道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辖区内的监测预警设施全面检测,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对山洪灾害危险区,水利工程、河道、低洼地区进行检查,及时落实防御措施。发现问题马上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易受洪涝灾害威胁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①根据山洪灾害防御相关要求,采用宣传栏、宣传手册、标语等形式,并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进行洪涝灾害防御常识的宣传,以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
②根据预案要求,制作《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并发放到山洪灾害危险区所在。
③制作警示牌,标明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安放于醒目位置。
④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⑤必要时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践演练。
⑥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洪涝灾害防治科普宣传、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开展监测、预警和抢险人员的培训等共组,以提高指挥组织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一下纪律:
①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
②暴雨天气,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和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及驻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③各街道编制落实山洪灾害防御方案;
④暴雨天气,山洪灾害重点危险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也不入睡;
⑤山洪灾害重点危险区,定期组织开展涝灾害避灾演练;
⑥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到人;
⑦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①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值班室24小时不离人。
②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
③积极主动抓好情况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
④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⑤凡国家防总、省、市、区委,省、市、区政府,省、市、区防指领导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⑥按要求认真完成好各项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7.5.1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党政首长负责制
汛前,街道洪涝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召开由街道领导、机关包村干部、行政村(社区)党政一把手、重点部位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防御动员大会,传达落实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具体防御工作。街道对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对重点户签订责任书。
7.5.2“四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
①“四包”:区领导包街道、街道领导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
区领导包街道 汛前,明确一名区领导负责所联系街道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当出现险情时,包街道领导赶赴现场指挥。
街道领导包行政村(社区) 汛前,每个行政村(社区)落实一名镇(街道)领导和一名干部具体负责该行政村(社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
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 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落实一名行政村(社区)干部负责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老、幼、病、残、呆傻、孤寡等特殊群体,每人每户都落实一名党员具体负责转移工作。
②“七落实”:落实避险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雨棚(场所)、抢险队伍、提前转移人员、报警人员。
汛前,每个行政村(社区)、每一户由谁负责,转移到哪儿,怎么走,什么信号、由谁发布都要一一明确,落实到人。遇有险情,确保群众安全有序转移。
街道、行政村(社区)均设有永久、半永久、临时性避雨棚(场所)和移动帐篷;街道、行政村(社区)及民户签订接洽协议,要求在遇有大到暴雨天气或连续降雨时,接待避险群众。
为洪涝灾害易发行政村(社区)配备手摇报警器。对没有广播的行政行政村(社区)配备预警设备(无线调频发射机等)。重点行政村(社区)基本落实避险预警设备。
对无法联系的自然村要求所在街道安排1~2名机关干部具体负责该村的防御工作。
8附则
①区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负责组织编制,由管委会负责批准并及时公布,报上一级洪涝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备案。
②街道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由街道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由街道人民政府批准并及时公布,报区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备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根据区域内山洪灾害灾情、防灾设施、社会经济和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及责任人等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宜不少于3年修订一次,并按原报批程序报批。
本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按相关规定执行,修订年限一般为3年,发布与实施的时间按相关管理要求执行。